阵列类型取决于你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权重:

数据安全性(容错能力)

读写性能

可用容量

管理复杂度

一、常见RAID方案对比(基于4块4TB硬盘)

RAID类型 可用容量 容错能力 性能 是否推荐
RAID 0 16TB 最高 ❌ 不推荐(无容错)
RAID 1+0 (RAID 10) 8TB 可容忍1块每组的硬盘损坏(共2块) 很好 ✅ 推荐(性能+安全平衡)
RAID 5 12TB 可容忍1块硬盘损坏 一般读好、写较慢 ✅ 推荐(容量+安全折中)
RAID 6 8TB 可容忍2块硬盘损坏 写更慢,读好 ✅ 推荐(极高安全性)

二、建议方案
推荐 1:RAID 10(RAID 1+0)

优点:

    高读写性能。

    能承受任意一对镜像中的一块硬盘损坏。

    易于恢复。

缺点:

    容量利用率只有 50%(4x4TB -> 实际可用 8TB)。

适合:频繁读写、大量实验数据临时处理、有SSD缓存/内存充足。

推荐 2:RAID 6

优点:

    能容忍 任意2块硬盘同时损坏,非常适合重要数据存储。

    容量利用率为 50%(跟RAID 10一样),但安全性更高。

缺点:

    写性能比RAID 5差(有两重奇偶校验)。

适合:静态数据归档、科研成果存档、极高安全性需求场景。

推荐 3:RAID 5

优点:

    有效容量高达 75%(12TB),比RAID 10效率高。

    能容忍一块盘损坏。

缺点:

    一块盘坏后重建时压力大,重建失败风险存在。

适合:对安全性要求一般、希望尽可能多可用容量的项目。

实验室使用 NAS
首选 RAID 类型推荐
✅ RAID 6:安全性优先推荐

可用容量:8TB(2块做冗余)

容错能力:可容忍任意两块硬盘同时损坏

适合:重要科研数据、实验记录、多人共享文件服务器

性能:

    读取好

    写入较慢(比RAID 5慢),但NAS通常以数据安全为主

理由:

RAID 5 一块盘坏时重建风险高(尤其大容量盘),RAID 6 更适合现代NAS长期运行。

群晖、威联通等主流 NAS 品牌都强烈推荐使用 RAID 6,尤其是 4盘及以上配置。

或者:如果你更看重性能而不是极致安全
✅ RAID 10:性能与安全平衡

可用容量:8TB(每对硬盘镜像)

容错能力:可容忍每对镜像中任意一块损坏

适合:实时数据处理、视频编辑、数据库缓存、科研图像数据

RAID 方案总结对比(NAS场景下)

RAID 类型 可用容量 容错能力 读写性能 数据安全性 适合场景
RAID 0 16TB 0 极高 ❌ 无安全性 不推荐
RAID 5 12TB 1块 中等 一般 可用性优先项目
RAID 6 8TB 2块 中等偏下 ✅ 高安全性 学术资料长期保存 ✅
RAID 10 8TB 每对1块 ✅ 极高 ✅ 安全+性能 实验图像、视频、分析任务 ✅

主要用于 科研数据归档、文件共享、对安全性要求高,推荐 RAID 6;如果需要较高读写性能(例如图像/视频处理),选 RAID 10。